定西人大欢迎您 !
陇西:以“四化”推动人大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时间:2020年10月19日  来源: 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把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推动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以建好用活平台为依托,推动阵地建设标准化。改善代表执行职务的阵地条件,按照“因地制宜、务实管用”的原则和标识、制度、活动、记录、管理“五规范”的标准,建成乡镇“人大代表之家”17个,村级“人大代表工作室”63个,实现了各乡镇中心村和区域片区全覆盖。换届以来,组织代表进“家”“室”开展交流座谈、接待选民、民事评议等履职活动近640场次,接待选民3700多人次,征集社情民意2200余条。马河镇发挥代表行业优势,汇聚产业脱贫攻坚合力,在菌菜产业基地设立功能型代表工作室,让代表之家在脱贫攻坚产业链上亮起来。加强智慧人大和网络平台建设,创建网上代表之家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短信平台,建成并运行县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正在筹建代表建议网上办理系统,各乡镇人大都创建了代表微信群,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互促共进,县乡两级人大与代表的联系互动更加便捷。
       以提升组织能力为关键,推动履职行为规范化。县人大常委会在已设立代表人事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增设了代表联络办公室,配备了主任和副主任,全县17个乡镇均配备了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大专干,设立了人大工作办公室,为开展代表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完善代表工作党委目标考评机制,细化5个方面26项具体考评内容,组织专人进行单独考核,乡镇人大代表工作从感觉抽象、概念模糊走向了清晰具体、脉络分明。立足推动代表会履职、履好职、有作为,连续4年制定印发代表工作指导意见,县乡人大联动开展代表活动13次。有效衔接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采取“分层分片、分期分批”的方式,对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进行全覆盖初任培训,举办代表履职培训班和宪法、民法典专题辅导报告会,依托全国人大培训基地和高校培训机构,组织125名市县人大代表参加了赴外专题培训。突出方式创新,开通网络课堂,组织在线视频学习,让线上学习成为促进代表履职的新常态。
       以发挥主体作用为主线,推动活动开展经常化。按照届内代表参与各类监督活动全覆盖目标,推行代表履职“菜单式”双向选择机制,将年度各类活动与代表履职意愿相对接,甄选相关领域和行业代表有序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监督活动并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推荐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参加检察机关开放日和监察委员会特邀监督等活动,在法定监督过程中听取吸纳代表意见建议。聚力服务中心大局,创新开展“四个一、四争当”履职主题实践活动(年内宣讲一次法律政策,参与一次视察调研,提出一条意见建议,帮办一件好事实事,引导代表争当政策法规“宣传员”、助推小康“监督员”、社情民意“调查员”、为民办事“服务员”),发挥参谋助手、监督协助、桥梁纽带、示范带头“四位一体”独特作用。菜子镇结合镇情实际,以“四个一”(联系一户贫困户、示范一项特色产业、认领一个志愿岗位、负责一片环境治理)工作法为突破口,让代表在引领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中显担当,在弘扬文明乡风、推进环境治理上作示范。权家湾镇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建成代表创业示范带动基地和履职实践基地各3处,实现了代表履职与助推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换届以来,各级人大代表领办和参与创建企业17家、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105个,联系贫困村90个,落实帮扶资金4800多万元,带动发展农户6138户,帮办实事700余件,在疫情防控中捐助物资44.5万元。改进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形式,组建19个县代表活动小组,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便于代表联系选民、便于选民监督代表的“三便于”原则和“一月一走访、一季一活动、半年一会议、一年一述职”要求,制定代表年度活动计划和每月主题活动日方案,代表定期接待和走访联系选民趋于常态,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更加畅通。
       以健全制度机制为抓手,推动履职管理长效化。坚持常委会班子成员重点督办、各委室对口联系督办、提议代表参与督办制度,落实重点承办部门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审议测评机制,A、B类建议连续3年占到代表建议总数的85%以上。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乡村道路管护、小区物业管理、审判执行难化解、农村电网改造等热难点问题,在代表建议视察办理中组织开展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活动6次。修订常委会“两联系”办法,细化量化代表联系群众工作要求,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机制,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全覆盖。加强代表履职监督,建立代表履职档案,细化代表执行职务的范围和内容,量化代表出席会议、参加监督等履职活动的次数和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的件数,推行年度履职情况登记制度,定期由所在代表小组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审核并填写评价意见,作为推荐连任代表人选的重要依据。制定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办法,按照“4+1”模式(每届内代表书面述职4次,现场述职评议1次),208名市、县人大代表现场述职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代表接受原选举单位和选区选民群众评议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完善代表履职典型宣传机制,在县融媒体平台设立新时代代表风采栏目,组织采编代表履职风采40余期,由我县选送的稿件《人大代表贾根柱和村里的“红白事”》首次获得第29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三等奖。(史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