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主办的“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发展历程、实践做法与特点优势——新时代立法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在北京举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高协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发展历程、实践做法与特点优势为主题作了专题讲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主任时晓磊,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法学会副会长周英,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教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松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孙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临洮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主任张学调等与谈专家结合各自工作和理论研究实际,围绕会议主题和讲座内容作了发言,对促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冯玉军从“思到远处、悟到深处、建到新处、研到实处”四个方面作了总结发言。
定西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收看
安定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收看
通渭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收看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收看
临洮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收看
渭源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收看
漳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收看
岷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收看
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彦吉、秘书长祁义江及200余名市、县两级人大系统干部职工收听收看。通过专题讲座学习,全市人大系统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定西市委关于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定西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意见》,以不断加强临洮“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为牵引,持续推进全市“1+39+N”立法联系点网络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好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点”、党和人民群众“连心桥”、民主法治建设“助推器”、推动基层治理“同心圆”、听取民意“直通车”、定西人大工作“样板田”“六大”作用,持续擦亮“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特色品牌,为全省乃至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定西经验”“临洮模式”。(黄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