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人大欢迎您 !
漳县:发展产业巩固脱贫大局、积极就业传导
时间:2020年05月14日  来源: 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善于化危为机、变“不寻常”为发展“新基石”。2020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我们既定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石川镇人大全力出击,打出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向“组合拳”。一方面整合多方资源,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同步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现阶段,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其工作重心也发生变化与调整;石川镇人大通过调研积极分析、综合研判形势,及时调整全镇的工作方向与重心,把全部有生力量投入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历史重任上来。
       基建扶贫产业遍地开花,贫困群众增收有望可期。截止当前,石川镇食用菌产业园、服装加工扶贫车间、中药材切片加工、晾晒车间、苗木种植产业园等各类成规模产业车间和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开始产生效益,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务工;在建的三眼泉土鸡养殖场、社占良种牛养殖场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全镇村庄巷道的硬化工程也全面开工,吸纳了部分贫困户就近打工。2020年在石川镇各村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努力下,除了向外劳务输转3307名务工人员外,在镇各类扶贫产业与车间总计带动325名左右贫困户就近就业务工,有效地保障了全镇的脱贫攻坚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苗木青青、勤勤恳恳。石川镇三条沟苗木种植产业园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可以日均带动当地贫困户60人左右就近务工。务工报酬实行计件、计量的方式差异化支付,每位务工人员可根据自己干活熟练程度不同获得50至200元不等的报酬,对当地贫困户增收,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一种可靠的保障。
      因村建场、因地施策。在虎龙口村已成规模效应的有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可带动当地30名左右妇女就近就业;有中药材切片、晾晒扶贫车间,可提供15个工作岗位,供附近贫困户就近就业;除此,在虎龙口村还因地势条件适宜,种植有50亩高原夏菜,平常可带动当地20人左右就近务工。在占卜村食用菌产业园日常务工人员有40人左右,在木耳采摘高峰期可达到70人左右,这对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三眼泉村在建的土鸡养殖场已经接近竣工,在发展当地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能够创造5个就业务工岗位;同样,在社占村在建的良种牛养殖场也建设工期过半,竣工投产有望可期,能够发挥当地特色,整和当地养殖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带动贫困户增收增产,保障全镇脱贫攻坚稳定推进。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思想变化的准备,善于化危为机、迎接挑战、创造机遇,坚定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信心,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同时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国栋)